2011年4月自学教育社会学10040真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有11个分题,每题1分,共16分)
请在每个问题的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如果你填错或没填错,不会给你分数。
1.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主要运用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学科。
2.教育调查研究的步骤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选题阶段、规划阶段和总结阶段。
3.教育的劳动力增值功能具有长期性和这两个特点。
4.教育的文化选择有三个功能:导向与和谐。
5.青年文化的出现在更大程度上将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推离了学校的围墙。
6.中国目前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年增长大、人口年龄构成相对较轻、农村人口比例大。
7.在当代阶级社会学的研究中,欧美和苏联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派。
8.学校制度文化是指社会期望学校(包括其成员)具有的文化,包括信仰、价值观、态度和
9.阶级社会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和信息结构。
10.教师权威主要受教师专业素养、人格魅力、和谐度的制约。
1.青少年社会化的目标是使青少年过渡到社会期望的成人角色,培养青少年承担新的任务。
二.判断题(本科目共有16个分题,每个分题1分,共16分)
判断下列问题,正确的问题后括号内打“”,错误处打“”。
1.在教育研究中,不应推断案例的研究结果,因为它是案例()
2.教育总是在促进社会和政治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作用()
3.学校传播的政治文化一般是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
4.青年文化的形成是基于增加同龄人之间的互动频率()
5.教育的发展有赖于观念的转变、体制的改革和投资的增加。转变观念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6.社区教育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正式确立和广泛应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7.学校组织学生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角色()。
8.班级不是一个社会系统()中国考试网(www。example com)
9.学校在促进个体社会化方面有其局限性,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范围有一定的规定()
10.在整个教育调查研究中,案例法和统计法往往是始终贯彻始终的两种基本方法()。
1.教育领先现象的出现,标志着教育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已经过时()
12.学校教育从事社会政治关系的再生产()
13.教育是积累文化的唯一途径()
14.在一定条件下,学校教育会成为文化隔离和扼杀文化创造的工具()。
15.不合格的老师培养不合格的学生,不合格的学生后来成为老师。这一现象说明了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16.根据伯恩斯坦的社会语言编码理论,学生文化是一种“精炼的编码文化”()
三.名词解释(本题目共有4个分题,每个分题5分,共20分)
1.社会变革
2.综合学校文化
3.课堂社交情境
4.教师的社会地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有4个分题,每个分题6分,共24分)
1.简述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2.简述教育在降低出生率中的作用。
3.简述社区教育机构促进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沟通方式。
4.简述教师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动词(verb的缩写)论述题(本大题有2个分题,每个分题12分,共24分)
1.试结合实际分析家庭的教育功能。
2.尝试用文化积累和文化突变的原理来分析的文化传承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