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自学05764食品毒理学真题问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分题,每个分题2分,共20分)
每个子问题中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问题的要求。请选择,并将“答题卡”对应的代码标记为黑色、错误、结束或未结束。
1.以下关于毒性作用区的说法是正确的。
A.急性中毒区是急性阈值剂量与半致死剂量的比值。
B.慢性中毒区是慢性阈值剂量与急性阈值剂量的比值。
C.急性毒性区值越大,毒物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的风险越大。
D.慢性中毒作用区数值越大,中毒引起慢性中毒死亡风险越大。
2.齐薇格综合症是由一种物质的慢性中毒引起的
A.氟b .硒
C.碘铁
3.作为防腐剂,山梨酸分子可以与某一组微生物酶系统结合,从而破坏其活性,达到抑菌的目的。这个团体是
A.巯基甲基
C.羟基羰基d
4.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A.LD100是能导致一群生物全部死亡的最高剂量。
B.LD50是一个统计值,它只与毒药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
C.LD0是一组生物中能导致个体死亡的最低剂量。
D.LD50只能用改进的科勒法计算。
5.在铬及其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的是
A.三价铬
C.二价铬
6.目前,毒性最大的化学和生物毒素之一是
A.黄曲霉毒素G1 B .葡萄球菌肠毒素
C.肉毒杆菌神经毒素d .镰刀菌毒素
7.毒物排泄的主要方式有
A.肾脏b .唾液
C.汗水d .母乳
8.为了观察致畸试验的致畸效果,致畸试验的暴露时间必须安排在
A.受精阶段b .胚泡着床阶段
C.器官发生阶段
9.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A.转基因食品目前只包括转基因植物。
B.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番茄。
C.中国对转基因食品的销售没有强制标签。
D.转基因食品没有潜在的危险。
10.慢性中毒的基本情况是中毒。
A.剂量b .作用时间
C.毒性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笔或钢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写在试卷上。
二.填空(本专业有17个分题型,每题1分,共27分)
11.肾脏是排泄外源化学物质的重要器官。肾脏排泄过程中涉及的机制包括:肾小球的被动过滤
12.化学物质与身体接触后,会经历四个过程:吸收、吸收、排泄、消失或离开身体。
13.根据损伤的范围,遗传损伤可以分为三类,即基因组突变,和
14.食品中外来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包括:接触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
15.化学毒物的被动运输可分为:和过滤。
16.化学致癌试验结果有三个主要分析指标,即肿瘤发生率和
17.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抑制机体内的活性;1967年日本米糠油事件就是由污染引起的。
18.预防黄曲霉毒素的要点是,定期进行食品卫生监测。
19.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善食品质量并满足防腐和加工技术需要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统称为
20.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原则是:
21.发育毒性有四种具体表现,即发育迟缓和发育生物死亡。
22.食物中的外来化学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
23.化学物质在体内的第二阶段反应主要是化学反应。
24.确定化学毒性效应及其对人类危害的最基本方法是
5.2006年,国际癌症研究所将环境致癌因素分类。
26.黄曲霉毒素对器官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器官的损害。
27.一些丝状真菌产生的生物毒性次生代谢物通常被称为
三.名词解释(本主题共有5个子问题,每个子问题3分,15个poi
35.简述主动转运的特点(5分)
36.简述程序外DNA合成试验的基本原理(5分)
37.简述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目的(7分)
动词(verb的缩写)论述题(这个大题10分)
38.解释哺乳动物致癌试验设计的基本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