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参加00881学前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真题真答自学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个分题,每个分题1分,共30分)
每个子问题中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问题的要求。请在问题后的括号内填写其代码,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选题的第三个程序是()。
A.修改的确定
B.初步研究
C.写报告
D.具体化
2.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是()
A.向…学习
B.发展
C.批评
D.创新革新
3.单向玻璃儿童观察室和实验室的研究方法是()。
A.纵向研究
B.横向研究
C.常规研究
D.现代化手段研究
4.将研究分为常规研究和现代研究的依据是()
A.研究方法
B.研究对象
C.研究手段
D.研究地点
5.这个项目的难度叫做()
A.可靠性
B.困难
C.有效期
D.区别
6.在实验中,应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
A.最高的
B.中等
C.最低限度
D.零
7.除了自变量,所有其他干扰实验的变量都被称为()。
A.自变量
B.无关变量
C.刺激变量
D.反应变量
8.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是()。
A.观察和研究
B.访谈研究
C.实验研究
D.经验总结研究
9.事件抽样方法属于观察研究()
A.抽样观察方法
B.描述性叙述方法
C.分级法
D.间接观察法
10.时间采样法适用于()
A.频繁的外显行为
B.频繁的内部行为
C.不寻常的露骨行为
D.不常发生的内在行为
1.在访谈研究的提问环节,以下几种方式是不合适的()
A.注意时机和深度
B.适时提问
C.适当提问
D.面试开始时频繁提问
12.每次面试的合适时间是()
A.半小时
B.1小时
C.1-2小时
D.2-3小时
13.以下不属于选题的原则是()
A.必要性原则
B.创新的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教育原则
14.“SPSS”是现代研究工具的英文缩写,全称是()
A.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B.社会科学研究软件包
C.社会科学学习软件包
D.社会科学教学软件包
15.研究者在研究儿童表情时,通过给儿童看恐怖片来观察儿童面部表情的变化,违反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原则
C.发展原则
D.系统原理
16.写研究报告的意义在于()
A.促进成果的交流和转化
B.获得荣誉和地位
C.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D.繁荣教育科学理论
17.以下关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只能有两个自变量。
B.应该操纵两个以上的独立变量
C.可以有两个或多个自变量。
因变量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8.关于开放式评价问卷功能的讨论,宜()。
A.缺乏灵活性
B.简单、省时、省力
C.经常用于预测性研究
D.评审员不能随意发表意见
19.收集文献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是()。
A.文件收集的完整性
B.文献收集的可靠性
C.文献收藏的新颖性
D.文献收集的有用性
20.以下是第二阶段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即在学前教育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阶段,幼儿教师必须把握的方面是()。
A.学前教育经验的验证和确认
B.学前教育经历记录
C.学前教育经验的初步归纳和呈现
D.学前教育经验分类
21.认为行动研究由若干螺旋型行动研究圈组成,每个圈由计划、实施计划、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组成,四个环节相互关联,具有内在反馈机制。型号为()。
A.迪金森大学的活动
中趋势的统计量是()
A.标准差
B.标准分数
C.算术平均数
D.两极差
25.教师将在幼儿园现有的两个小班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研究
指定小一班为实验班,小二班为对照班,并对教师、教材两个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其性质属于()
A.前实验
B.后实验
C.真实验
D.准实验
26.以下属于从研究成员的多少来分类行动研究类型是()
A.联合性的行动研究
B.独立模式
C.合作模式
D.“行动中反思”
27.关于积累文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论述合适的是()
A.在内容上应该尽量做到专业
B.只要注意第一手文献资料的积累
C.在需要时才注意有关信息的收集和积累
D.要注意对文献信息的组织与分类
28.以下在执行研究方案的要求中,不符合严格有目的记录的是()
A.观察记录的训练
B.按记录表格详细记录
C.当天记录当天整理
D.当天记录,但整理时间比较随意
29.学前教师、家长评定问卷的主体部分是()
A.指导语
B.前言
C.标题
D.问题及选择答案
30.以适宜的形式从相关的报告中抽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总结的积累文献的方法是()
A.抄录式
B.提要式
C.标记与批语
D.札记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3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一般的科学方法论与
32.学前教育科学假设的特点具有推测性、根据性、、和接轨性
33.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是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关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34.勒温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包括计划——————反思的循环圈
3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至之间,常用小数形式表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分层随机抽样
37.多因素实验设计
38.学前教育访谈研究
39.事件取样观察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40.简述执行研究方案可能碰到的困难
(4分)
41.简述定量分析的步骤
(3分)
42.简述观察应注意的问题
(5分)
43.简述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基本要求
(5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4小题5分,第45小题6分,共11分)
44.列出公式并计算下表中幼儿的平均身高(请保留整数)
45.在一次语言能力测试中,某幼儿的讲述能力得分为75分,倾听理解能力得分为80分,而全班的讲述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总体平均得分分别为74和82,讲述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的标准差分别为3和4
问该幼儿的讲述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得分在全班总体的分布中哪个位于较高的位置?(要求分步骤计算,写明计算公式,请保留两位小数)
六、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6.结合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谈谈该研究方法对你的启示
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47.研究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哪种教学方法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更有利
研究者安排一个实验班,先测实验班幼儿的创造力水平,然后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进行一个半月后,对实验班幼儿进行第一次创造力水平测试;接着再进行一个半月的发现学习教学,再对实验班儿童进行第二次创造力水平测试,将第一次测试与第二次测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就可以确定哪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创造力水平的提高
请根据这项实验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归属于哪一类实验设计模式?
(2)其程序是怎样进行的?
(3)该实验有哪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