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自考 2011年经济类联考真题解析,国民经济核算课后简答题答案

2011年经济类联考真题解析,国民经济核算课后简答题答案

2010年10月自学00206国民经济核算原理真题及答案浙江省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206

一、单项选择题(本科目有20个分题,每个分题1分,共20分)

每个子问题中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问题的要求。请在问题后的括号内填写其代码,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单位属于我国常住户口的单位是()

A.美国驻华大使馆b .中国银行纽约分行

C.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

2.电力生产和供电行业属于()

A.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d .前者是第二产业,后者是第三产业。

3.世界各国都并行运行两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称为()

A.议员和国民账户体系

C.国民账户体系和国内生产总值

4.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是()

A.统计b .会计

C.经济学博士数学

5.没有对等资源流的事务通常称为()。

A.交易所b .转让

C.经常转移

6.以下哪些活动必须计入生产核算?()

A.原始森林的树木生长。母亲照顾孩子

C.农民生产的自用食物

7.“增加值”的余额项目是哪个科目?()

A.收入形成账户

C.生产账户

8.输入输出表的核心部分应该是()

A.第一象限

C.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9.在三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23=0.5678,这意味着()

A.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单位总产出的中间消耗为0.5678

B.第三产业生产的单位总产出对第二产业的中间消耗为0.5678

C.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单位最终产出的中间消耗为0.5678

d第三产业生产的单位最终产出对第二产业的中间消耗为0.5678

10.理论要求:投入产出核算的部门分类是()。

A.b .工业部门分类

C.d .交叉分类

11.现金流量表中有两种重要的余额关系——内部余额和外部余额,其中外部余额是指()。

A.每个部门的总资源等于其总使用量。

B.每个交易项目的总来源等于其总使用量。

C.每个机构部门的总来源等于每个交易项目的总来源。

D.每个部门的总使用量等于每个交易项目的总使用量。

12.在资金流核算中,各机构、部门列出了申请和来源两项,其中“申请”记录()

A.b .收入或资本外流

C.支出或资本流入

13.以下不是金融交易()

A.企业支付工人工资。人们购买保险。

C.股票价格大幅下跌造成的市值损失

14.以下属于生产性资产的是()

A.土地资源

C.存货d .商誉

15.居民单位拥有外国企业10%以上股权或表决权的,该投资可视为()。

A.直接投资

C.证券投资

16.国际收支是指()

A.国内和海外之间的所有货币收支

B.居民单位和非居民单位之间的所有货币收支

C.境内与境外的各种交易,包括货币和非货币的收付。

D.居民单位与非居民单位之间的各种交易包括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收付。

17.进口货物以现金方式,在国际收支中核算()。

A.仅记录在“货物”项目的借方。

B.仅记录在“储备资产”项目的贷方。

C.记入“货物”项目的借方,同时记入“储备资产”项目的贷方。

D.记录在“货物”项目的贷方,记录在“储备资产”项目的借方

C.前者是固定资本消费,后者是中间消费。d .前者是中间消费,后者是固定资本消费。

二.选择题(本科目有5个分题,每个分题2分,共10分)

每个子问题中列出的五个备选方案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问题的要求。请在问题后面的括号中填写他们的代码。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都没有分数。

21.以下哪些表格属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核算表部分?()

A.国内生产总值表

C.现金流量表

E.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实物核算表

22.中国

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

A.生产法B.收入法

C.支出法D.产品法

E.工厂法

23.投入产出表中的基本平衡关系有()

A.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

B.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

C.总投入=总产出

D.每一部门的最终产品=每一部门的最终产值

E.各部门最终产品合计=各部门增加值合计

24.下列哪些资产属于生产资产?()

A.固定资产B.存货

C.贵重物品D.原始森林

E.矿产资源

25.以下哪些金融资产不具有对称性——也就是说只有资产,没有相应的负债?()

A.股票以外的证券B.贷款

C.保险专门准备金D.特别提款权

E.货币黄金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国民经济核算选择作为记录经济活动的时间原则,而采用作为估价原则

27.常住单位是在一国的上具有的单位

28.在投入产出分析中,判定关键部门所采用的工具通常是计算两个系数:系数和系数

29.某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4000亿元,最终消费2500亿元,国民可支配收入3000亿元,则消费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

30.反映当期各类资产价格变化所计算的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和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机构单位

32.增加值

33.特别提款权

34.国际投资头寸

35.原始收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基本框架)

37.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项目?

38.简述收入分配的基本流程

39.什么是经济资产?经济资产如何分类?

40.什么是交易账户和其他经济流量帐户?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15分,共25分)

41.已知当年企业部门的总产出400亿元,中间消耗15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8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92亿元,支付生产税8亿元,政府的生产补贴3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5亿元,支付财产收入20亿元,补贴食堂、幼儿园等非生产部门4亿元,支援灾区捐款1亿元,国库券兑现收入8亿元,利息收入2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企业部门的增加值、净增加值、营业盈余、企业原始收入和可支配收入

42.某地区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如下表:

部门分类中间产品使用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中间投入第一产业950 4068 120

第二产业1950 23140 2100

第三产业441 3480 931

总产值9085 42262 9853

计算:(1)国内生产总值

(2)第三产业的增加值

(3)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保留两位小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自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