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自考01181电视节目导读问答分A、B卷,使用2002版教材的考生做A卷,使用2008版教材的考生做B卷;如果A卷和B卷都做了,用B卷打分。
a卷
一、填空(本专业有10个分题,每题1分,共15分)
请在每个问题的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如果你填错或没填错,不会给你分数。
1.电视演播室中心的运营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前期制作、后期制作、节目播出等。
2.2最突出的优点。EFP模式有
3.在台湾的演播室录制节目和录制现场或现场材料是指
4.PAL制图像信号由每秒的图片组成。
5.标准视频信号,要求电平为,输入输出阻抗为
6.评注应注意协调与以免造成信息重复之间的关系。
7.在原素材上,直接把原节目做成磁带,这样才能让节目更加流畅细腻。
8.控制室的主要功能是,图像控制,声音控制和
9.接地线有四种:零线、零线、零线和信号线。
10.可以生产射灯,强光束照射的面积相对较小,但产生的阴影边缘清晰。
二.单项选择题(本科目有10个分题,每个分题2分,共20分)
每个子问题中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问题的要求。请在问题后的括号内填写其代码,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方式是使用便携式录像设备采集电视新闻()。
A.电潜泵
C.现场直播
2.最早发展高清电视的国家是()。
A.德国日本
C.英国和美国
3.用浅蓝色纸代替白纸调整相机白平衡,会使画面色调()
A.正常b .红色
C.蓝色的
4.索尼的BETACAM-SP录像机使用磁带()
1/4英寸
3/4英寸直径1英寸
5.倒计时显示官方内容播出前还剩多少秒,通常从10秒倒计时到()
甲乙1
C.2 D.3
6.制作电视节目时,涉及切换的信号源必须保证“时间统一”,也就是说各种信号源必须做到()。
A.统一拍摄时间b .严格同步
C.统一交换时间d .统一时间码
7.如果摄影棚的配光方式是三点式配光,那么主光与侧面光的光比一般为()。
12 11
C21d . 31
8.录音室的混响时间应该在()左右
A.0.4s B.0.6s
C.0.8s D.1s
9.制作人在开始构思节目时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是()
A.宣传任务b .自拟题目
C.观众分析d .经济效益
10.我们在家接收的无线或有线信号有()。
A.射频信号b .视频信号
C.声音信号分量信号
三.判断题(本大题有10个分题,每个分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问题,正确的问题后括号内打“”,错误处打“”。
1.在电视发明的早期,先录制电视广播,然后直播()。
2.电视信号传输需要通过一个高频信号来“承载”它()
3.在低照度的情况下,将相机的增益开关从0dB更改为8dB会增加画面的亮度()
4.CCD将来自镜头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记录在录像带上或显示在摄像机的电子图像探测器上()
5.分离编辑可以为通道1和通道2设置独立的分离点()。
6.编辑A/B音量时,必须独立设置两个视频播放器的编辑点,即六个编辑点()
7.字幕具有强化重点内容的作用,是画面构图的重要元素()。
8.旋转是数字特技,频闪是模拟特技()
9.三点照明由主灯、辅助灯和轮廓灯组成()
10.如果天幕光可以代表时间,那么夜景可以用淡蓝色的光投在天幕背景上,电视屏幕呈现出夜景的氛围()。
四.名词解释(本题目共5个分题,每个分题3分,共15分)
1.色温
2.夹框现象
混合
4.逐帧
论述了特技机中彩色按键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键入”特技时的注意事项。
b卷
一、填空(本专业有10个分题,每题1分,共15分)
请在每个问题的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如果你填错或没填错,不会给你分数。
1.在电视节上
目的前期摄制阶段,大体要做的工作有指定摄制程序,,解决节目、技术问题,演员排练,和正式录制等
2.PAL制图像信号每秒钟由帧画面组成,每帧画面由行扫描线构成
3.在摄像过程中,如果光源色温高于滤色片的色温平衡性,则图像偏色
4.电视特技效果可分为光学特技、机械特技、、和电子特技等特技效果
5.对于演播室制作系统,控制室的功能主要包括节目控制、控制、声音控制和照明控制
6.电视台的体制通常分节目制作、和三大部分
7.彩色电视的视频信号包括亮度信号、信号和信号
8.播出带的带头内容包括场记板,场记板用于识别,一般包括片名、日期以及片子的长度
9.如果本地电视台需要与多路外来信号源联播,这时系统锁相的方式应采用锁相方式
10.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一般由记者的现场采访、现场观察和几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两个色差信号进行逐行顺序传送的电视制式是()
A.SECAM制B.NTSC制
C.PAL制D.NSTC制
2.下面四种电视图像信号的处理方法中,图像信号质量最好的是系统
()
A.复合B.分离
C.分量D.RGB
3.在低照度的环境下摄像,可以通过调节摄像机的,来提高所摄画面的亮度,但同时也会加大噪波
()
A.焦距B.拍摄距离
C.增益D.白平衡
4.在慢转换的过程中,一路视频信号由最大逐渐变小直至为零,另一视频信号由零逐渐变为最大,在屏幕上表现为这一内容的画面由最强变淡直至消失后,另一内容的画面才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强
这一特技叫()
A.X切换B.V切换
C.扫换D.叠加
5.具有灵敏度高、频带响应宽、动态范围大、音质优美、保真效果好的特点,是音乐录音中最常用的传声器类型
()
A.动圈式传声器B.带式传声器
C.电容式传声器D.压电式传声器
6.最具有电视特点,最能发挥电视独特优势的制作方式是()
A.实况直播B.录像制作
C.EFP D.ESP
7.CCIR-601规定的数字视频的取样标准是取样
()
A.4∶4∶4 B.4∶2∶2
C.4∶1∶1 D.4∶2∶0
8.演播室照明器具和用于室内照明的便携式灯的色温一般是()
A.1600K B.3200K
C.5600K D.8200K
9.在初步完成的编辑母带上,需要替换其中个别的镜头画面,一般应采用方式进行修改
()
A.插入编辑B.组合编辑
C.脱机编辑D.联机编辑
10.键控特技有多种
键信号由第三路键源图像来提供的键控特技叫()
A.单键B.双键
C.自键D.外键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ENG的含义是电子演播室节目制作
()
2.高清晰度电视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
3.对摄像机最低照度这一性能指标起决定作用的是CCD的感光度
()
4.在进行声音混录时,从录像机到录像机的混录,只能控制音量
()
5.演播室一般应呈正方形,这样声学上可以避免回声
()
6.隔行扫描是节省视频信号频带宽度,保证图像质量最有效的巧妙技术之一
()
7.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动态范围为2KHz~20KHz
()
8.移焦可以实现画面视觉中心的转移
()
9.为了确保节目播出和制作质量,参与切换的信号源必须做到“三统一”
其中相位统一是指行、场信号的相位要统一
()
10.电视纪录片常常采用长镜头,但并不排斥短镜头的运用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电视制作
2.模拟信号
3.超焦距
4.数字特技
5.口播新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电视领域的数字化给电视节目制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并分别予以说明
3.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有哪些流程?
4.视频切换系统主要有哪些功能?
5.请说明三点式布光时主光、辅助光、轮廓光的布置方法,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光比
六、论述题(本大题10分)
从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特技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实现电视新闻的精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