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自学01660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二)真题及答案1。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个分题,每个分题1分,共15分)
每个子问题中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问题的要求。请在问题后的括号内填写其代码,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每个血细胞的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位置,哪一系列细胞位于边缘()?
A.粒细胞系b .红细胞系
C.淋巴细胞d .单核细胞系
2.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细胞从婴儿期到成熟期,细胞形状始终保持圆形或类圆形的是()。
A.粒细胞系b .浆细胞系
C.巨核细胞系
3.巨核细胞、未成熟巨核细胞和颗粒巨核细胞的形态特征,这是不正确的()
A.原巨核细胞和未成熟巨核细胞的细胞质为不透明深蓝色或蓝色,颗粒细胞质为浅紫色。
B.原巨核细胞和未成熟巨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无颗粒,颗粒细胞质中充满细小致密的红紫色颗粒。
C.原巨核细胞和未成熟巨核细胞发育成颗粒状,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D.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和颗粒巨核细胞的细胞核呈分叶状,相互重叠。
4.哪种细胞化学染色是区分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价值的方法()
-萘酚乙酸酯酶染色高碘酸盐希夫反应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
5.-萘酚乙酸酯酶化学染色显示急性白血病细胞呈强阳性,氟化钠可抑制阳性反应,被认为是()
A.急性髓系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 .急性红白血病
6.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POX)和苏丹黑B(SBB)呈强阳性反应,可见于()
A.急性髓系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 .急性红白血病
7.正常成人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
A.HbA B.HbA2
C.HbF D.HbH
8.骨髓图像中的红细胞体积小,胞质少,胞质染色呈嗜碱性,主要为中红细胞和晚红细胞。可以发现什么样的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b .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d .慢性感染性贫血
9.1例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为2.91012/L,血红蛋白为74g/L,网织红细胞为1.2%。铁处理8天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没有明显增加,但网织红细胞增加了4.8%。试着推断哪种贫血最有可能()
A.溶血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慢性感染性贫血d .缺铁性贫血
10.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实验室检查依据是()
A.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b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
C.冷热溶血试验阳性d .降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的还原率
11.外周血淋巴细胞异常最常见于()。
A.急性细菌感染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红白血病d .急性病毒感染
12.在急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质中看到棒状体(Auer)可以排除什么样的疾病()
A.急性髓系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3.以下哪种疾病不是骨髓增生性疾病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骨髓纤维化d .急性髓系白血病
14.以下哪种凝血因子需要依赖维生素K()
A.因子 b .因子
C.因子 d .因子
15.以下哪项不符合消耗性低凝期和纤溶亢进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实验诊断的基本标准()
A.血小板计数逐渐减少b .血浆纤维蛋白原逐渐减少
C.血浆APTT时间缩短和血小板减少;血浆中果糖二磷酸钠或D-二聚体增加
二.选择题(本科目有10个分题,每个分题1分,共10分)
每个子问题中列出的四个备选方案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问题的要求。请在问题后面的括号中填写他们的代码。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都没有分数。
1.形态学的一般规律
A.白血病b .晚期妊娠妇女
C.血友病d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早幼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有什么形态学上的区别?
A.细胞核偏离b .细胞核周围有淡染区。
C.细胞质中出现少量颗粒。核质细,核仁明显。
4.每个系列的血细胞的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位置,以及哪一系列的细胞核不在位置上()
A.粒细胞系b淋巴细胞系
C.血浆细胞系d .单核细胞系
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值升高()可以看出哪些疾病
A.急性髓系白血病b .白血病样反应
C.d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外周血球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D.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7.对缺铁性贫血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
A.血清铁蛋白降低B.总铁结合力降低
C.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降低D.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降低
8.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有()
A.贫血B.出血
C.感染D.浸润
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白血病细胞的典型特征是()
A.细胞外形、大小不一致B.胞质呈深蓝色
C.胞质中有明显小空胞D.核形不规则,可有凹陷和折叠
10.一期止血缺陷常选用哪些实验室检查作为初步筛选试验
()
A.全血凝固时间测定B.血小板计数
C.出血时间测定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所有的血细胞均来源于
2.红细胞系发育过程中区分各阶段幼红细胞的重要特征是
3.早幼粒细胞与中幼粒细胞的区分在于,胞质着色由淡蓝色或蓝色转变为,前者胞质中的颗粒主要为,后者胞质中的颗粒主要为
4.中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细胞的区分常以的特征为主要依据
5.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主要是观察骨髓中和的变化
6.在正常骨髓象中,中性粒细胞各发育阶段细胞是以细胞所占比例为最高
7.增生性贫血的骨髓象,其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一般应为
8.骨髓象增生程度显示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最常见于
9.成人的血红蛋白主要成分是,胎儿的血红蛋白主要成分是
10.红细胞形态学类型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有贫血、贫血和贫血
1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可见到细胞增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应注意外周血中有无细胞增多
12.贫血病人的血象中有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最常见于贫血
13.确定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必须具备反映红细胞,和的实验室检查依据
14.AML-M6型(红白血病)的幼红细胞染色呈强阳性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15.一例巨脾病人,外周血白细胞数110×109/L,中性粒细胞90%,嗜碱性粒细胞4%,考虑最可能是病
如确定为该病,则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的结果应是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髓外造血(基本概念)
2.原位溶血(红细胞无效性生成)(基本概念)
3.巨幼红细胞(概念及细胞形态学典型特征)
4.棒状(Auer)小体(特征及临床意义)
5.恶性组织细胞病(基本概念)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正常骨髓象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常成人骨髓象中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以及粒细胞系、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各占比例约为多少?
2.试述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改变特点
3.试述急性白血病骨髓象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