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自考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卷及答案,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试卷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卷及答案,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试卷

2013年10月自学01620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真题问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子题,每子题2分,共20分)

每个子问题中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问题的要求。请选择,并将“答题卡”对应的代码标记为黑色、错误、结束或未结束。

1.碳质量分数为4.3%的合金

A.更好的锻造性能

C.焊接性能好。切割性能好

2.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A1 ~ 550范围内发生等温转变,转变产物如下

A.珠光体b .贝氏体

C.马氏体渗碳体

3.应该为轴承中的滚珠选择材料。

A.T10 B.GCr15

C.9SiCr D.45

4.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淬火时,应选用。

A.低淬透性钢

C.高淬透性钢

5.从奥氏体到珠光体的转变是

A.非扩散型变换

C.扩散转化

6.珠光体是

A.单相固溶体b .两相混合物

C.三相混合物

7.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如下冷却方式

A.用b炉冷却。在油中冷却

C.水中冷却

8.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应选择在

A.Ac1 30~50B.Ac3 30~50

C.ACCM 30 ~ 50,温差30 ~ 50

9.在Fe-Fe3C合金中,其平衡结构中二次渗碳量最大的合金的碳含量如下

0.0008%B.0.021%

0.77%至2.11%

10.在下列合金钢中,耐腐蚀性最好的是

A.20CrMnTi B.40Cr

C.W18Cr4V D.1Cr18Ni9Ti

二.判断题(本科目有15个分题,每个分题1分,共15分)

判断以下问题,在答题卡对应位置正确标注“A”,错误标注“B”。

11.铁素体是碳溶解在-Fe中形成的置换固溶体。

12.随着钢中磷含量的增加,钢的热脆性增加。

13.完全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m以上30 ~ 50,保持一定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14.热加工过程实际上是加工硬化和再结晶的交替。

15.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

16.马氏体相变的Ms和Mf温度线随着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17.滚动轴承钢都是高碳钢。

18.置换固溶体必须是无限固溶体。

19.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总是大于珠光体。

20.奥氏体比铁素体具有更高的塑性。

21.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小块钢的淬透性优于大块钢。

22.表面淬火主要用于高碳钢。

23.布氏硬度适用于测量硬质合金。

24.灰铸铁可用于制造机床床身。

25.当冷变形金属受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笔或钢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写在试卷上。

三.填空(本大题有8个分题,每题1分,共15分)

26.纯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晶格、晶格和晶格。

27.空位和间隙原子是晶体缺陷中的缺陷,晶界是晶体缺陷中的缺陷。

28.在铁碳相图中,特征点S称为点,此时碳的质量分数(碳含量)为%

29.碳主要以和的形式存在于铸铁中。

30.合金通常被称为黄铜。

31.铝合金根据成分和工艺特点可分为铝合金和铝合金两大类。

32.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它,钢淬火时获得的马氏体量主要取决于它。

33.冷加工和热加工是由金属区分的。

四.名词解释(本题目共有4个分题,每个分题3分,共12分)

34.加工硬化

35.固溶体

36.异构转化

37.表面淬火

5.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定其

40.铅的熔点是327。室温下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简要说明(6分)

41.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40钢在1100可以锻造,而碳含量为4.0%的白口铸铁却不能锻造?(6分)

42.尝试计算20钢和T12钢在室温下平衡组织中显微组织成分和相成分的相对量,并估算这两种钢在平衡状态下的性能(10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自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