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免费下载:最新2000多门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
自考PDF电子版教材,可以点我查看下载{自考电子版教材目录}
大学语文考啥,有什么题型
1.单项选择
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第9题:
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
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
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
3.词语解释
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200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
4.简析题
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然后根据文段来设计问题.2001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共考5题,第36、39题是古文片断;第37题是古典小说片断;第38题是现代文片断;第40题是古体诗,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都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历届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文体混淆、文不对题、论点和论据脱节、字数不足、内容未写完、字迹潦草等,这些应引起重视,加以避免.根据历次阅卷经验,考生要拿高分有几条必须注意:
一是要书写工整.字迹对阅卷老师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却异常重要,无论你写得多好,如果字迹潦草,你的作文成绩必将大打折扣.
二是要注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分段,每段开头最好采用段落中心句的写法,这样可以做到层次分明,老师一看就明白你的意思.作文最忌全文混乱,尤其是不习惯分段的考生必将失去很多分.
三是一般而言,除诗歌外,考试时不限文体,考生一定要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是写议论文,开篇一定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文中不妨多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是写记叙文,切忌平铺直叙,结尾要有意味.
自考《大学语文》的复习要点,这几点你要注意
《大学语文》主要复习掌握四部分内容:
(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
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四部分内容所选的课文篇目,一篇一篇地阅读掌握,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过去《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试题较多。
1.《秋水》(节选)中说“仲尼语之以为博”,语中“仲尼”指的是
A.伯夷B.孟子C.孔子D.老子
[答案]C
[解析]这是考核一名大学生最基本的人文常识的试题。没有丝毫难度。
2.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及他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经历,用以说明的论题是
A.抱定宗旨B.端正学风C.砥砺德行D.敬爱师友
[答案]D
[解析]这是典型的考核是否阅读教材的试题。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共阐发“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阅读课文掌握阐发三事具体论述的内容。
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3.下列著作中,作者为韩愈的是
A.《壮悔堂文集》B.《昌黎先生集》
C.《震川先生集》D.《樊川集》
[答案]B
[解析]课文中作者介绍的内容也是需要认真阅读掌握的知识内容。尤其是作家的主要代表作更需要掌握。《壮悔堂文集》:侯方域;《震川先生集》:归有光;《樊川集》:杜牧;
韩愈自称郡望为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4.《先妣事略》一文中,“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的人物是
A.外祖B.周孺人
C.大姊D.老妪
[答案]B
[解析]这是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试题。先妣是周孺人;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5.杜甫《秋兴八首》的创作地点是
A.夔州B.长安C.巩县D.成都
[答案]A
[解析]掌握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这首诗,掌握时代背景。
大家好,我是一名女生,是初中毕业,我想自考大学语文,不知道可不可以,? 如果 有考过的希望给我些建议。
可以,主要是看书做题目
自考语文考试中作文有那些写作技巧?
你说呢…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关于大学自考语文重点知识,自考本科学的是大学知识吗的全部内容,更多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自考视频网课,自考重点复习资料,可以咨询在线客服或者点这里{自考资料网}!